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归集碰撞相关数据,切实加强培养办案人员对数据的挖掘和深度分析的能力,为深挖监督线索提供数据支持、能力保障,并将大数据积极运用到具体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当中,从而提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该院在全地区首次运用数字检察办理3件公益诉讼案件。
2023年,大石桥院公益诉讼部门办案人员在审查交通肇事案件卷宗时(履行审判监督职能时),发现涉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肇事案件中是否佩戴头盔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更有吸毒人员仍持有驾驶证驾驶车辆而引发交通事故案件的发生。发掘线索后,办案人员立案后经审查核实案件事实,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管理,提高头盔佩戴率,依规吊销吸毒人员驾驶证等。该院在个案办理的同时意识到,检察机关亟待加强交通安全类案监督,于是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调取信息材料,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关(交通安全法律监督)模型,借助模型进一步锁定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肇事案、毒驾交通肇事案的案由、当事人、伤亡情况、案发地、头盔佩戴情况、驾驶证持有情况等要素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疑似监督线索,以便下一步展开精准分析研判,进而打造多个监督场景,达到办理个案同时起到系统治理的综合效果。
探索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助力检察监督从个案监督转向类案监督,不仅能够拓宽和丰富有效案源信息,并且在办理基本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等方面相同或者类似的案件时,还能进一步精准裁判标准、裁判尺度。八月以来,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在解析个案、梳理要素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研发相关模型,抓取要素进行数据分析,共办理交通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件、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件,目前尚有1件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正在审查中。下一步,大石桥院力争通过检察大数据能动运用打开价值创造新空间,实现“办理一案、牵出一串、治理一片”的监督规模效应,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更好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