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营口有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时间:2021-11-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彰。“营口有礼”主题活动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开展“营口有礼”主题活动,既是我市发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工程,也是加强基层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更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重要方略。营口有礼,从我做起,有利于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有利于打造营口的城市名片,为我市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营口有礼”体现了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将有力地推动营口区域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

    一、“营口有礼”有助于我市法治建设目标的实现

    “营口有礼”是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法治社会内涵的净化与提升,是法治社会高度发展与完善的一种成熟状态。法治所追求的外在性价值目标之一就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也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与基础。“营口有礼”的最基本要求不仅仅是社会秩序化,而是要求群众的行为在社会秩序化的环境中进一步正当化与合理化,即行为规范的伦理化。建设法治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的秩序运行,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法治建设本身是实现不了的。原因在于,法治建设是通过法律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只能对特定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可能对所有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法律对违规行为的事后惩戒也具有先天的不足。但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实现人们之间的绝大部分社会关系都能有相应的规范进行调整,将人们的行为限定在规范的范围之内。在法律无法进行调整或难以及时进行调整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礼德”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说,要建设和谐的营口社会,要充分发挥“营口有礼”的作用,助力营口法治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营口有礼”为司法活动提供道德保障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直有一个永恒存在着的而且时时更新着的关于道德的价值目标追求——公正。同样的,我们也将司法公正作为人类对法律和良好社会秩序的追求,将其作为法律有抽象的思维向现实的转化的关键点。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司法理念、司法公正、检察官的职业道德扮演着司法公正实现的道德基础和健康运行前提的重要角色。“营口有礼”就是我市为实现司法公正的一次有益尝试,让司法工作者在营口有礼中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营口有礼”主题活动,将先进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向群众进行灌输,更向司法工作者浇灌,融入其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提高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提高司法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养成忠于法律的品格,为法律的正确实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营口有礼”在司法中的价值就体现在通过这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得司法者确立责任意识,时刻牢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司法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司法水平,努力满足群众的公平正义的需要。

    三、 “营口有礼”有助于确立法律权威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加强法治建设,守法是根本。要使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行事,法律就必须要有权威,但法律权威的确立仅仅依靠外界的强制力是不够的,内在的说服力才是基础。正如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一样,尽管是科学的理论,也还需要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被人们更好地接受。这就需要通过“营口有礼”主题活动,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法律的合理性,“营口有礼”有利于帮助沉淀群众的心理和情感,通过道德教育的影响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群众和法律有相一致的价值观念。通过“营口有礼”主题教育活动,使得我市群众变消极守法为积极守法,将守法视为应尽的道德责任,将守法行为不是视作外在的他律,而是内在的自律,即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通过 “营口有礼”主题教育活动,使得我市群众通过正确主张和方式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也能提高群众的自觉守法能力。

    四、“营口有礼”为守法活动提供的德性保障

    “全民守法”已然被迫切的要求作为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与基础性的工程,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全民守法”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一定的基础积淀,“营口有礼”提供了群众积淀法律精神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促成群众普遍守法精神的养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一美好的愿景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要让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人民的信仰。正像伯尔曼在谈到法律信仰时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人的行为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教育的重要性恰恰在于能够让社会上的人们习得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由此作为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的基础。对于法治来说,它以全社会的人们都拥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有主见的独立为基础。但是法的宣传普及与法的遵守都是要面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问题,“营口有礼”就是通过日常的活动和主题性的宣传,努力引导全民自觉守法,将外在的知识的学习逐渐内化为自己自觉自愿的行为,为全面守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是强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营口有礼正是道德教育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树立群众的法治观念,确立法律权威,提供司法保障,使全体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让道德的清风吹拂,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