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十条》影评集锦4
    时间:2024-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第五检察部 鲁敬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电影《第二十条》给我带来很深的触动,该电影是国内首部聚焦“正当防卫”议题的影片,以艺术性的角度向观众再次释放国家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的信号。最高检影视中心基于检察机关办理的相关案件,在选题、人物塑造及故事情节方面展现出了创新与突破,起到了良好普法效果。

    影片中塑造的韩明、吕玲玲等检察官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等经典台词让人在深切感受检察为民情怀的同时心生感动。检察官韩明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转变司法理念依法适用刑法第二十条,展现了检察官在曲折困境中不忘初心、坚守正义的形象,体现了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决心。“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电影台词让我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从天理国法人情考量,为依法能动履职、高质效办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正当防卫是贯穿该影片叙事始终的关键词,最高检近年来陆续发布了昆山反杀案等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有效纠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理念偏差,既守住了司法底线,也让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电影聚焦正当防卫主题,通过讲述三个关于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的故事背后的法与情,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观众容易理解的影像故事,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刑法第二十条,呼应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朴素的法律观和正义观,做到了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见。

    检察部 李航:

    《第二十条》这部影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司法效果,影片所描述的全过程无一不在体现着价值判断和法律事实的杂糅,并从多个具体的小情节来告诉我们,面对不法行为我们一定要勇敢的站出来,法不能向不法低头,法治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维护。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正当防卫“鼻祖”——昆山龙哥反杀案,让尘封已久的刑法第二十条真真正正的活了起来。正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界定是互殴还是防卫是案件定性的关键所在。什么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什么是防卫适时、防卫不适时,手段是否适当、防卫手段是否于受损行为相当等等,都在给正当防卫附加条件。但我们不能忘了法的起源,什么是法,法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最大限度的还原防卫行为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的考虑,才能理解正当防卫的立法目的。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坚持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要努力审视自己在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兼顾情理和法理,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既要捍卫司法也要守住道德。

    第四检察部 王阳:

    影片通过多个案件的生动展示,深刻地倡导我们在面对不公和挑战时,要坚定不移地捍卫正义。比如,韩雨辰见义勇为,却遭拘留;张贵生挺身而出,却被判故意伤害;王永强家庭遭遇霸凌奋起反击,反而被抓。这些情节深刻揭示了法治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以及法治建设的任重道远。正义并非都是触手可及,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守护。

    影片也深入剖析了法律实践中的复杂与艰难。看似明确的正当防卫条款,在现实中却往往受到取证困难、认定不易等诸多因素的羁绊。电影中的角色栩栩如生,他们的奋勇抗争、陷入法律漩涡或是历经困苦,无不折射出社会大众在面临情与法发生矛盾时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经历和命运不仅引发了观众对社会正义和法治的深刻思考,更促使我们司法办案人员,审视自己在法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

    总的来说,《第二十条》不仅是一部会讲故事的优秀电影,更是对社会现实的生动演绎。它深刻地体现了法律的终极价值在于追求公平正义,同时也揭示了践行法律实现法律价值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虽然道路可能有曲折可能有反复,但我们始终坚定相信,在法治的光辉下,每一个人最终都能享受到实现公平正义的那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