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什么?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给他人取侮辱性的绰号、辱骂他人、故意殴打他人、聚众斗殴、恐吓或威迫他人做他们不想要做的事、故意损坏他人书籍等财物、强索他人金钱或物品、在网络上传播他人侮辱性照片、或视频等都属于校园欺凌。
尽管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为未成年人,但部分严重的欺凌行为仍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其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等。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了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北京的这一判决表明,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罚的制裁。
欺凌者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校园欺凌事件的欺凌者侵犯受欺凌者合法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务以及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或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忍气吞声,还是以暴制暴?都不对,我们要做的是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被欺凌的证据。录音录像、同学见证、医院病例等等,以便追究欺凌者的法律责任,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