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检察官普法云课堂--暑期专辑之二】未成年人偷拿家中财物属于犯罪吗?
    时间:2022-08-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首先,对于盗窃罪的理解需要明确,并非所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拿财物的行为都构成犯罪。按照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金额或者具有一定情节的才构成犯罪:盗窃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盗窃金额及具体情节没有达到法定的立案标准,即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罚款等。对于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财物的行为,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定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这是考虑到,偷拿自己家里和近亲属的财物与盗窃他人财物相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的范围和程度也相对较小,一般不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安全感。并且,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偷盗行为的原因和情况也比较复杂,有时被害人不知道是家庭成员偷拿财物而报案,其后得知真相又往往由于亲情或其他种种原因不愿追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法机关主动进行刑事追诉,将给受害人及其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因此,未成年人偷拿家中财物一般不构成犯罪。



    但是,偷窃毕竟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如果未成年人出现偷拿家中财物的行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否则极有可能积小恶成大患。古语常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正是提醒人们小恶不改就会酿成大错!